圖片來源: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19496 |
如果今年有在關注台灣山岳的新聞,可能就會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政府決定要修建某些百岳上的老舊山屋了。相信這件事情,有很多山友很興奮,畢竟,有些山屋真的已經老舊到門板都關不起來了、甚至幾近於危樓的狀態,但有些山屋雖然已經興建許久,不過以目前觀察來說,似乎還堪用(?,比起整建這些山屋來講,我認為也許先短期的改善山屋周邊的環境,譬如水塔設置(有很多營地其實很缺水源,這也會增加縱走的風險)、營地增設或者是貓坑的設計...等,能更快速的滿足現階段多數山友目前比較緊急的需求?
當然,也有很多山友不看好這項政策實施,認為一旦山屋重新修建,山屋那表面上美好舒適的樣子,就很有可能吸引更多的登山觀光客來搶山屋或製造山裡面的髒亂。
聽到這件新聞,我其實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終於被政府聽到山岳界的聲音了。以我一年約在國外健行兩個月的頻率來說,老實說,我覺得台灣的登山環境並不好,這是我以前只在台灣登山時沒發現過的,甚至以前的我,還會自滿自己能背重裝、刻苦耐勞的走完這些路線....Orz。
以這次我去TMB健行來說,我偶爾會跟路上認識的外國朋友推崇台灣的山,說我們這座小島上有滿滿的山,而且很多山都具有它的特色,可是,一旦真的要推薦一條路線給他們,我卻無法想起哪一條路線比較適合,因為一想到台灣的那些山屋,跟我在TMB上所見的山屋與營地周遭環境....實在差距太遠,完全可以讓他們來一趟就破壞了想像。相較起來,台灣的山屋,在國外的人眼中,看起來真的有種....難民程度的感覺。(依照我認識也很常在國外健行的朋友說法,他覺得台灣的山屋,對國外的人來講根本就是儲藏室,大概沒有外國人可以理解為什麼儲藏室的入住名額也要搶....指奇萊稜線山屋...XD)
這就是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台灣的山友,這麼怕台灣的山屋變得美好舒適?因為看起來太美好,會有更多人、甚至外國人會一起來搶入園名額,這樣我們還期望自己能走出世界嗎?因為看起來太舒適,所以會有更多的登山觀光客上山,可是實情是就算沒有舒適的山屋,還是可以依靠協作、跟團一路無腦的舒適走不是嗎?期望山上的山屋維持原樣的糟樣子,可是我們就不會希望自己的家維持一樣破爛的狀況,更不用談帶朋友到這樣的房子住吧。
美好的山屋也不代表帶來的就是絕對的破壞,小溪營地在大家大肆紮營後,周遭的環境又是如何?以TMB沿線來說,雖然有相較比台灣山屋更美好的山屋與營地,可是相對的,他們也有著比台灣更棒的健行環境,包括沿途水源設計、更高的公德心(沿線我也從來沒看到有人隨手丟棄的垃圾),以及嚴謹的山屋規則。住山屋,並不代表就是不具備山岳技能或山岳知識,這兩者間與時並進,並不衝突。
而比起這次新聞說要整建山屋來說,其實我更期盼的是,政府可以在山上興建更多的〔避難型山屋〕。以台灣目前的登山環境來說,有很多號稱是避難山屋的,但一樣都是有分配床位的山屋,雖然名稱有避難,但現今實質卻不是為了避難用途而設計的。
在這邊,我想讓大家看一下我在TMB健行時看到的避難型山屋。
上面兩張照片是我在TMB第三天健行時,在森林裡面看到的山屋,一開始其實我以為它的作用,是類似於台灣登山時休息涼亭的概念,山屋裡面的長相,大概有點像是台灣的公車等待亭那樣,也就是裡面的周圍就是圍一圈凳子,讓人可以坐下,空間大小大約是台灣山屋床位三個(第二張用人當比例,應該可以感覺出山屋大小)。
直到另一天,我才真正感受到這個避難山屋的好。
TMB的Day 4 那天,因為天候不佳,我們這天一早的行程必須從海拔1,700公尺左右的山屋、跨過一個海拔約2,550公尺的隘口,到另一邊海拔1,550公尺的山屋,由於整路都在空曠的稜線上,當天早上一直下雨、大霧,且風勢很強,雖然是在夏天,但整路出發直到我走到2,550公尺的隘口時,我的手其實都是凍的,當天的氣溫,個人認為應該有接近0度。因為怕太冷而無法產生熱能,因此整路除了中途會稍微停下來等後面速度比較慢的隊員跟上外,我其實一直都是沒停歇的狀態,甚至連停下來把水袋的水裝到隨身水瓶的停留時間都不想耗。
然後直到爬上了隘口,我發現了這間避難型山屋,我才進去把水袋的水倒到隨身的水瓶中,順便在山屋內避風。記得我剛剛說過的吧,其實這個山屋大小,只有三個床位的大小,但當時天候不佳的狀態,這間山屋內大概有擠了至少七八個人在裡面(包含每個人背負的背包喔,所以實際上應該可以擠進去更多的人)。有些人甚至是會進去躲一下風雨後,就讓出空間來給其他山友進入躲風取暖。
在這天、那種糟糕的天候下,我才發現了這間避難山屋的重要性,而且它也正巧的建築在一個非常容易遇到天候變化很大的地點,以供山友們遮風擋雨。
可是這卻是在台灣山岳環境中看不到的,除了廢棄、無法申請的山屋外,我們幾乎大多數的山屋都是被分配好床位的那種,跟入園名額綁在一起的,一般山路上、甚至縱走路線上,可供臨時性避風避雨的山屋,卻很少見。一旦談到這種類型的山屋,就會有很多人說你只要背帳上山,哪怕遇到這種天候,可是在那天、當下那種天候下,我想大多數的人大概都只會想快點走到下一個山屋、或走到非稜線的地方避風雨,而不是緊急搭帳吧,但意外卻往往很有可能就這樣發生。
再來,有人會談到山友的道德,因為不需要登記的山屋,就會有人想進去佔位住宿。不得不推崇國外這個山屋的設計,很像是以前我在登山課程學的概念,一旦你是處在避難的狀態下,就不必太過度考慮舒適性的問題,首要目的就是渡過當下的危機,所以其實像這種狹小的空間、進去只夠大家排排坐的避難型山屋,其實就已經非常足夠了不是嗎?
進步,是需要時間的,期望能達成其他國家在山岳中的成熟程度(山屋與每個山友都有維持山岳環境的公德心、山屋的進步程度,甚至是山屋還能提供多種服務的之類),這想法也許很棒,但這期望短期內卻是不真實的。
比起能夠增加入園名額與入住機會的山屋,為了減少山難的發生,這種避難型的山屋,不是我們現今更急迫需要的嗎?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