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8日

[無關旅行] 沒有

*

張開拳頭,
握緊拳頭,

又張開拳頭,
握緊拳頭,

我想看清楚裡面到底有什麼.....

*

2007年8月25日

[記行登山] 台北的後山,象山步道

*
地點:台北市象山

海拔:183M

出發時間:2007/08/25 Pm 1:00

地 點:永春高中

時間:5hr(事前)-->1hr(實際,看別的地方寫一般速度約需1.5小時...O_o?)

路程:步道長2.4公里

路線:299公車-->永春高中-->永春岡公園-->象山頂-->信義路150巷-->公車-->回家

裝 備:2000cc的水、DC、長袖外套、短褲、防曬用品、傘、輕便雨衣、
午餐或補充熱量食物、錢,一顆愉快的心~

*



紀錄:

今天的目標本來是想要走象山,然後由南港山縱走下山的,
預計的時程為4-5hr,想說早點出發,慢慢走,應該行的,
路線計畫是從永春岡上山,但凌雲新村下山。

因為昨天晚睡又加上早上一直鬼混,其實真正出發時,已經大約是下午一點...>"<,
搭公車到了永春高中(公車司機大概覺得我很怪,因為我搭車的地方離永春高中很近...,
我猜他應該很想要問我是不是搭錯車了...XD),
下了車,開始慢慢走、閒晃,一直走到了這條路線瞭望台北市最好的地方...。

這條路中有一小段,有點像是之前爬七星山快攻頂的恐怖坡度那樣,
我走得速度其實不是很快,但在差不多走到第一個巨石公園時,
身體突然就開始浮出強烈的不舒服感,
很像是平常低血糖那樣的狀況,但是整個心臟又有點喘不過氣來....
連續兩三個地方,狀況都還是一直持續(連之前爬比這高的七星山都沒出現這狀況),
所以就都停留下來待了好幾分鐘,直到好一點才又繼續走,
曾經也有是不是該轉頭下山的念頭,但是想說就慢慢走看看好了....
(而且也決定要改走北醫的路線下山去了,今天的身體應該撐不到南港山吧...@@?)
直到又走到了後面的路段,身體才開始適應些了。
到了象山頂,看地上寫的指標,這才發現短短的十分鐘路程,我竟然走了快半小時....Orz
真不知道我這樣的體力,是否有辦法去百岳攻頂...(昏)

回來查了一下資料,有可能是犯了一些登山前沒好好注意的原因,
以後真的不能仗著自己體力還行,應該要注意了....XD

*

2007年8月22日

[食物] 澎湖絲瓜

*
澎湖絲瓜還真是稱上我心中美食的第一名,
以前雖然看過澎湖絲瓜長的樣子,但是內心總是不自覺的把它和苦瓜做比較,
總覺得它的樣子長得很怪,所以味道應該也會很怪(自己這樣猜測)。

第一次吃到,是在之前公司時有次接銀行的案子,去銀行加班了一星期,
每天都早出晚歸又加熬夜的,最後一天終於案子要告一段落了,
所以leader請我和另一位同事去附近的快炒店大吃特吃,
其中一道菜餚就是絲瓜炒蛤蠣。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澎湖絲瓜被削皮之後的樣子,
本來也以為長相、口感應該也跟台灣絲瓜相去不遠,
可是這一吃,還真是驚為天人,好令人感動啊~~~~

當時真像有我常講的一句話那樣的感覺:
怎麼讓我吃到這麼好吃的東西?要是以後再也吃不到了,那該怎麼辦啊!

看到這篇澎湖絲瓜的沙西米,我又想去買來嘗試了.....XDDDD。
-------------------------------------------------------------
*


照片引用來源:http://blog.yam.com/hidavid/article/9937802

澎湖絲瓜沙西米

“絲瓜沙西米”聽過嗎?其實不是真的沙西米,說絲瓜生吃還比較合理,只不過把“沙西米”一詞當作生食的代用語。

選當令的幼嫩澎湖絲瓜,去皮切長條,放冰箱下層冰涼,沾特殊醬料,生吃。由於絲瓜很嫩,咬起來好像綠色品牌的哈蜜瓜,不沾醬也很好吃。 醬料是以美奶滋加蕃茄醬加花生粉混合而成,但各家有其獨特配方,自己模仿起來總是少了點甚麼。這種吃法最早出現在“龍門小吃”,現在稍具規模的海產店都吃得到。

澎湖絲瓜就是菱角絲瓜,俗稱十角絲瓜、雨傘絲瓜、廣東絲瓜,因盛產於澎湖,又稱為澎湖菜瓜。它的外表約有十個凸起的“稜”,瓜體略呈上窄下寬的錐形,嬌小彎曲,久煮不黑不爛,依然香脆甜美,與臺灣常見的絲瓜品種不同。本來是在地特產,民眾將種子帶回臺灣播種,現在市場也很容易買到,但塊頭比澎湖土生的大很多。

由於瓜肉很脆,皮卻反常的韌,削皮時經常斷裂,連皮帶肉一起被削掉,一根絲瓜削好剩不到半根,害得當媳婦的被婆婆碎碎唸。有人說,看她怎麼削絲瓜,就知道嫁來澎湖多久了。

絲瓜除了生吃,最常見的兩種烹調方式還是炒蛋或炒蛤蜊肉。將“厚殼”(一種蛤蜊)挖出來的肉與切成長條(不是切滾刀塊!)的絲瓜同炒,瓜甜蛤蜊鮮,真是人間美味。

----------------------------------------------------------------
引用來源:http://blog.yam.com/gleap/article/6252057

我們形容一個人很愛碎碎唸,我們會說這個人像是"澎湖絲瓜"。
下面的圖片我們可以看到澎湖絲瓜還沒上桌前的樣子。

澎湖絲瓜跟一般絲瓜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於它的外表上面有許多的皺折。這個皺折,台語叫做"捻"。
如果我們去算這個絲瓜上面有多少個皺折,會發現剛剛好有10個。
因此澎湖絲瓜有"十捻",剛剛好跟台語"雜唸"同音。

澎湖絲瓜有稜, 削的時候很容易斷. 久煮不黑不爛不糊, 比臺灣種的好吃多了. 一般炒蛤蜊肉,
有人炒蛋, 蛋在起鍋前下, 端進盤子時頂多八分熟才及格. 也可削皮切粗條, 冷藏後沾"美奶滋
+花生粉+番茄醬+不知名的秘方"調成的沾料, 當冷盤吃, 口感有點像微甜的綠色哈密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