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8日

【登山/電影】巔峰之戰 Race to the Summit

在剛經歷兩天颱風假後的第一個周末,為了盡量避免大雨過後上山,畢竟土石還鬆軟,容易路況有問題,所以去翻出了一些影片來看。

這個周末,看了一部 Netflix 上的登山紀錄片,為了避免有人不想看到爆雷,這邊會先簡短介紹一下這部紀錄片的內容後,爆雷的部分會放在文章的下段,你只要避開看下半段的內容即可。


電影簡介不爆雷  


        電影片名:巔峰之戰

        片長:1 小時 30 分鐘

        電影類型:Netflix紀錄片

        電影簡介:

        勇敢不怕死的烏利·史戴克和丹尼·阿諾專攻高山,這次兩人挑戰瑞士阿爾卑斯山大北壁,比拼誰能創下最速紀錄。


平常沒有在接觸國外登山資訊的人,也許在看完簡介之後,還是沒那麼清楚這部片到底主要內容是什麼?或者,這兩位主角是誰?

這邊我先簡單的介紹,烏利·史戴克 Ueli Steck 是一位瑞士登山家,通常我們會稱為登山家的人物,在某一個領域上肯定會有令人臣服的能力,而 Ueli Steck 則是一位在速攀登山界非常知名的人,包含攀岩與登山的領域。沒有特意在接收國外登山攀爬資訊的我,一開始其實也不知道 Ueli Steck 是誰,以及他的厲害之處,主要是幾年前曾經看過元植大大寫的一篇文才有印象的。




你可能有看過一部紀錄片,赤手登峰 Free Solo,裡面的主角艾力克斯.霍諾德 Alex Honnold 對這位速攀登山家 Ueli Steck 爬山的方式也同樣感到不可思議,甚至認為他是個瘋子。Alex Honnold 在攀登界也同樣知名,差別在於他並不追求速攀。


而這部片,主要是記錄 Ueli Steck 整個速攀的起點,或者說他速攀開始最為人知名的起點會比較適合?以及後來有一位在當時尚未建立知名度的後起之秀,丹尼·阿諾 Dani Arnold,在他開始跟隨 Ueli Steck 也選擇速攀了同樣的路線後,整個比較過程中兩人的面對方式與心境。而後來 Dani Arnold 在速攀上的成就,也使得他開始被歸類在瑞士登山家。

以下可看這部紀錄片的預告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Ezoqk5jdMs&ab_channel=Netflix


Ueli 2008 年的速攀影片

Ueli 2015 年的速攀影片


以下防雷線,記得避開  

紀錄片介紹  

Ueli Steck 認為每個登山者的心中,都會有一些認為是一個身為登山者必須要完成的目標,有的人可能會是認為徒手攀登酋長岩,有的人可能認為是完登聖母峰。而在他的心中,則認為是三大北壁路線:



-大喬拉斯山 Grandes Jorasses H4,208m 


-馬特洪峰 Matterhorn H4,478m



-艾格峰 Eiger H3,967m


北壁,通常比南壁更為危險,因為日曬機會少,是最難爬的路線,也因此攀爬成功才更會成為傳奇,而 Ueli Steck 談到計畫在這三大北壁奠定他的速度記錄。

在這部紀錄片中,可以看出 Ueli Steck 整個攀登三大北壁的訓練過程,以及跟 Dani Arnold 的比拚過程,當然以及一些更私人的思考模式。


而後 Ueli Steck 也確實因為他的速攀記錄,而竄升為登山界的一代名人,甚至以此為他的生活支援,或許,也可能因此,他也更為重視維護他這樣的記錄排名?而後開始,即使是自己一開始並沒有想要追求不斷更快的紀錄,卻因為記錄被後進之秀打破,而致使自己必須要更不斷的創造新記錄。

記錄片中,一開始 Ueli Steck 在 2008 以 2h 47m 創下了艾格峰北壁的速攀記錄後,他意識到這種模式可以為自己帶來名利,因此繼續刷新了另外兩個北壁的記錄,只是,隨後被 Dani Arnold 以 2h 28m 超越了艾格峰北壁的記錄,其實他一開始是回應不會再回去刷新紀錄,但最後他在 2015 年時卻還是選擇回去了,再度創下 2h 22m 的最快記錄。而在之後,Dani Arnold 又不斷的繼續刷新其他北壁記錄的狀態下,可以想見 Ueli Steck 有著記錄被追趕的壓力。




老實說,看完後,覺得這種速攀的比拚真的辛苦。速攀,因為待在山上的時間更短,所以會遇到的風險相對的也會更低,但因為追求速度,所以針對踏出的每一步,能做的確保或所擁有的判斷時間可能就更少,相對的風險也會更大。我們無法說這樣的攀登方式是否真的比較少風險,但追求比拚的方式,則會讓人可能更願意去挑戰更有風險的登山方式,進而增加風險。而我只是一個非處在登山界頂點的人,也許無法真切的感受到他們的掙扎,究竟值不值得,只能由每個人去定義了。

寫到這裡,突然想起呂果果曾經說過的一段話,登山要尋求贊助,你就必須要有亮點,否則品牌商會覺得這個贊助不會為自己帶來效益,更不會想贊助你,譬如你追求速攀、追求獨攀、追求某路線的新攀登,也因此果果選擇了用無氧或者是新路線首登的方式,但也不純粹是為了贊助,也是為了挑戰自己的極限。

或者,以登山為生活的方式,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愜意。

而 Ueli Steck 在 2017年,因挑戰無氧速攀努子峰 Nuptse 時,不幸墜崖身亡,當時估計他墜落的深度大約有落差 1,000 公尺。

這也是為什麼我昨天在看這部紀錄片的簡介時,突然感到疑惑的地方,因為印象中他已經過世,而這部紀錄片卻是 2023 年上映的,但不管如何,我覺得這部片仍值得我們看,裡面有些議題很值得我們深思,像是回頭去想想我們登山的初心到底是什麼。

這部紀錄片分享給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