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7日

【我想說的是】登山者的自大?


 



這陣子,看了一本書,一個人的不朽遠行:聖雅各朝聖之路這本書是記述關於作者去西班牙走聖雅各的北方之路的遊記,內容記錄了一些關於他健行過程中的一些事情,也包含了部分關於這條路上宗教的歷史。
 
其實我對於宗教的熱情還好,更不是教徒,對於歷史,我更是碰到就一個頭兩個大,完全無法吸收....。可是這本書,在一開始沒多久的地方,講到一些事情,卻讓我很有感觸,更尤其在最近看幾個登山社團的討論之後...。
 
在台灣,如果常爬高山路線的人,可能就會很清楚我們山屋或山路的好壞狀況。在有些人的定義中,喜歡住山屋的不能稱之為登山客,因為認為那些人只是在追求一個舒服的享受而已(底層蘊藏暗示山屋的建設等同對環境不友善的意涵)。還有,喜歡在山上吃太豪華餐點的人,也不能稱之為登山客,因為爬山就是該享受刻苦、資源缺乏的狀況才對,大概是認為由此刻苦銘心的過程,也才能顯現出爬山對登山者的磨練。另外,喜歡跟登山團、雇用協作、不是自己背負自己裝備的人,是不能吃苦的人,所以不能算是登山客。
 
認真地說起來,大約三四年前的我,大概也可以說是這樣思考方式的人。
 
而剛剛說到的這本書,裡面提到的一段很有趣,他說到:
 

「前往朝聖之路的過程中,要緊的並不是終點,畢竟每個人的目的地都相同,而是起點。起點的差異決定了朝聖者彼此間微妙的階級高低。當朝聖者遇上同路人,他們並不會問你要去哪裡,因為答案很明顯,也不會問你是誰,因為朝聖路上只有安貧的雅客。他們想知道的是你從哪裡來,答案可以讓人立即判斷對方位階的高下。

 
如果有人選擇的出發點距離聖雅各100公里,那麼他很可能只是名證書獵人,因為這是能在抵達終點時獲頒拉丁文證書的地標距離,證明自己完成朝聖之路。用省力換來的榮耀,總會引發「正牌」朝聖客的嗤之以鼻。原則上,唯有從庇里牛斯山脈出發,完成西班牙境內朝聖主線之一的健行者,才有資格被當作是朝聖者行會的一員。」
 

看到這一段,我突然笑了出來,因為我也有同樣的毛病。大概是因為我對這條路線的期望,是定義在覺得這是一條很適合透過一個人獨行的路線,透過走路去學會思考、去學會跟自己獨處,也學會放過自己吧。而很多人走這條路時,卻是團體而行,用類似旅遊的角度去走,並不是為了什麼特定的原因,也有些人去,則是只走最後的一百公里,只為了滿足至少可以拿到那一紙證書的最低標準。所以,當朋友去走這段朝聖之路時,我也的確維持了同樣的觀點在與他討論。不過其實朋友有走完整段,是陪他走的朋友只走了最低標準,但當下我也有感受到朋友對我這種觀點的不悅...現在回想,只覺得那時的我...好白目 XD。
 
而在看到這本書的這些話之後,我突然驚覺自己的行為竟然是把朝聖之路上的人分等級了。就像一般山友會把住山屋、雇用協作、山上吃豪華大餐的人分了等級一樣,硬是想強加自己才認為對的觀點到別人身上那樣。可是現今,這幾個行為,卻是在我的觀念中已經慢慢可以接受的,至於原因?我不曉得,也許跟這幾年一直跑國外登山有關,慢慢看到國外的一些不同的文化與做法,而開始接受了不同的登山文化?
 
而現在的我會認為,不管以什麼樣的方式登山,只要是能懂得依照自己的能力狀況去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能對自己的安全負責、對整個環境負責,那麼就算在山上吃大餐、雇用協作讓自己輕裝走也無妨,畢竟能背上山、也能背下山、有錢雇用...等,那都是自己的能力。到底別人有什麼理由去置喙什麼?畢竟誰也沒傷害了什麼(即使是住山屋,我們都無法單方面地說山屋帶來的環境危害就一定比紮營來得大,重點仍在於上山的人的態度)。
 
這件事情讓我突然能理解了印度的種姓制度,為什麼處於當地的他們並不覺得這樣的階級制度或歧視有什麼問題。原來問題是在於:原來當人的眼中帶了歧視之後,其實我們一點也不自知,原來我們早已將人分了階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